(相關資料圖)
新華財經北京4月13日電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微13日消息,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金融科技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2023年第一次工作會議在杭州召開。
會議指出,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引擎。長期以來,委員會致力于探索資管行業數字化創新應用場景,推動行業交流,提升行業創新合力,在私募投資基金電子合同業務建設、APP應用合規監管、搭建數據治理標準等方面都做出了積極貢獻。
首先,委員們詳細介紹了各自所在機構數字化轉型的實踐成果。會議認為,第一,國內大部分金融機構都處在數字化轉型全面深化的進程中。科技是未來發展的驅動力已成為行業普遍共識,現階段科技與業務的融合早已不是運用技術手段為前端業務提質增效的最基本模式,而是以全業務鏈條價值提升為導向,在頂層規劃指導下,構建銷售、投研、運營、風險管理等前中后臺聯動的一體化模式。第二,數據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素。資管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天然優勢是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信息化、數據標準化程度相對較高、且數據規模巨大。算力、數據、模型三個要素是基金公司的核心資產,行業需要高度重視培養數據收集和分析的能力,形成寶貴的數據庫資源,用數據驅動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使技術項目制向產品制轉型。第三,技術和業務人員的互相配合非常重要。行業機構需要自上而下培育科技賦能業務的公司文化,將數字化管理、數字化系統建設與應用等一系列工作有機統一,加強技術人員與業務人員的學習交流、交叉辦公等。避免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簡單將數字化理解為科技本身,將科技與業務相分離。
其次,會議指出,基礎領域和應用領域顛覆性技術層出不窮,不斷創造著新產品、新需求、新業態,如何及時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和科技發展脈動,已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議題。第一,大語言模型技術在文字處理方面優勢明顯,但其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有待提升。與會專家指出,大語言模型技術能極大地提升文字和對話服務方面的工作效率,在生成書面報告、開展培訓和投教、提升客戶陪伴質量等應用場景中潛力巨大,但其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都還有很大欠缺。第二,科技的發展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持續投入。近年來,行業對科技的投入顯著提升,人員配備和資金規模的到位使行業取得了轉型升級的階段性成果。但這些投入不是一次性的,隨著技術的快速迭代更新,行業需要敢于并持續做好投入,放眼未來、久久為功。第三,合規運營與數據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會議強調,客戶隱私數據和企業內部數據的安全保護問題亟待解決,否則不但制約科技的應用效率,還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行業機構在應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務效率、推動數字化轉型的同時,要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強化金融科技應用的業務合規和風險監測工作。
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在證監會指導下,以“服務、自律、橋梁、創新”為宗旨,從推動頂層制度和數據標準制定、促進行業多元化交流、引導和加強行業技術合作、及時響應行業需求、整合行業資源、組織前瞻性課題研究等方面著手,為推動資管行業數字化轉型作出積極貢獻。
編輯:翟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