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夫妻二人養大的孩子,憑什么你們這些不負責任的生父生母一出現我們就要放棄她啊!”聲嘶力竭地哭吼來自一位45歲的劉女士。
劉氏夫妻擁有一個漂亮、懂事的小女兒,但不同于別人家的是,這個小女兒是他們從福利院認養回來的。小女兒因為出生就患有免疫缺陷綜合癥需要大筆資金治療,于是就被狠心的親生父母遺棄,這一路能平安成長全都歸根于養父母這么些年在求醫路上的奔波和付出。對于他們彼此來說,對方都是天底下最親近的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今,親生父母知道自己的小女兒已經痊愈,就想應用法律手段(血緣)將曾經被她們遺棄的孩子帶回身邊便于日后的養老送終。到底,“血緣”有著怎樣的含義,我們又應該如何正確的對待呢?
“血緣”到底是何種含義?從血緣上來說,誰才是我們最親的人?
“血緣”一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無比重要的作用,它是讓我們親人之間互相牽掛和惦記的橋梁,但不同人秉持著不同的理解,那么到底真正意義上的血緣是什么呢?
血緣分為兩層,一層是直系血親、另一層是旁系血親。
直系血親通常指的是有直系關系的親屬,從自身往上數的親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為長輩直系血親。除了長輩直系親屬,還有自己的親生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均為晚輩直系血親。
而旁系血親指的是自身的伯伯、舅舅、叔叔、姨母、兄弟姐妹、侄、甥等這些長輩、平輩、晚輩。
毋庸置疑,父母肯定是跟我們關系最親的人。 當從生命源頭追溯而起時,我們是父母精子和卵子的結合體,精卵相遇發生的頂體反應,使得釋放的頂體酶溶解卵子細胞群,為精子順利通過放射冠到達卵子內部開辟了通道,從而形成一個受精卵(生命的起源)。
結合形成的受精卵于輸卵管內分裂、發育,再隨著輸卵管的逆向蠕動進入宮腔,從而在子宮內膜完成胚胎著床以及胎兒的生長發育。
而精卵細胞內的染色體是由精子和卵子各擁有的23對染色體中的各一半染色體相組合而成,因此,我們的機體內流淌著父母親一半的遺傳基因。
除了遺傳基因,父母也是這個世界上最無怨無悔為我們付出的人。
從我們作為襁褓中的嬰兒躺在他們的懷抱中時,帶有責任感的他們已經默默向我們承諾要竭盡全力讓我們過上很好地生活,再到后來的蹣跚學步、成才、成業、成家。
這整個成長過程中,父母是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最先接觸、感知的對象。
那除了父母呢?姥姥和奶奶、表親和堂親;稍遠一些的親友誰是和我們親近的人?
姥姥和奶奶、表親和堂親;稍遠一些的親友誰是和我們親近的人?
姥姥和奶奶 屬于長輩直系血親,她們十月懷胎、含辛茹苦孕育我們的媽媽和爸爸,是我們得以出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因為有她們的存在才能讓孫孫輩輩得以延續。
若要論親近,我們身上流淌著她們四分之一的基因,并且因為日常生活中的照顧和相處,肯定使得彼此身上存在諸多相似的地方。
而 表親和堂親 是我們和姑母、舅父的子女的親戚關系,屬于旁系親屬,也是具有較親血緣關系的。但因為各自家庭的原因,同輩之間的相處可能局限于偶爾的家庭聚會和娛樂活動。
所以,當從血緣的角度來說,姥姥和奶奶是我們較為親近的人。
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因為經濟和工作的壓力,很多外出務工的父母都會將孩子交付給自己的長輩來照顧。 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不滿16周歲的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為902萬人,其實由(外)祖父母監護的占比87.3%。 年邁的老人和幼小的孩童,相互扶持,相互照顧,早已成為對方生命中最親近的人了。
看到這,很多人會有這么個疑問:親近一定得和血緣關系畫上句號嗎?正如我們開篇講述的案例,親生父母和養父母誰和孩子更親近呢?
想必大家心中都有答案! 親近和血緣有很大關系,但是,一些情況下兩者并不能直接畫上等號。
反思:有血緣關系的人一定親近嗎?伴侶可以替代血緣成為親近的人嗎?
我們的生活的前半生是由血脈傳承的父母以及擁有親情羈絆的兄弟姐妹構成的,而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我們的生活中開始有了情感寄托——另一半的出現。
他們的出現就好像一道光照進了我們的生活中,從戀愛到婚姻再到年老,在生活中的爭執和嬉笑打鬧中彼此一起攜手走過生命中的無數個劫難與坎坷,盡管你們之間不存在任何血緣,但你始終堅定地知道,他就是那個值得托付的心上人。
想要讓關系變得更親近,夫妻之間的相處也逃不過這6字原則“關心、支持、陪伴”。
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和他的妻子朝子就像我們很好地詮釋了這6字原則。在稻盛和夫創辦公司前期,可謂是困難重重,不僅要為了資金來源而煩惱,更要考慮開發創新的問題,從而導致他和團隊們整天為了生計而苦惱,因此無暇顧及一日三餐。
妻子朝子了解到這情況,就會默默地每天在家中從凌晨開始花上好幾個小時為他們準備營養搭配均衡的盒飯,并且送到公司去。
后來公司開始有了起色,但是因為工會和高層之間的利益糾紛,從而導致商品的停工,為了順利將這些商品運送出去,朝子每天都會和自己的丈夫來到工廠后門的圍墻外,一個負責爬墻運送貨物,而另外一個負責交貨。
這是他們第一次沒有屈服于利息和勢力,是夫妻二人堅定地為了正義而抗下外人的冷言嘲諷和批判。這時候,妻子默默無聞地支持讓稻盛和夫心懷感激。
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兩個陌生人從相遇、相知再到相伴的一個過程,他們對彼此的付出從來無關血緣,又讓我們看到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幸福畫面。
同時,親密關系的存在和我們的健康也息息相關。
國外精神病醫生瓦爾瑪認為,單身人士以及不快樂的生活可能會引起社交孤立的風險。而長時間的社交孤立可能會導致抑郁癥和多種疾病的入侵(高血壓、心臟病、胃部疾病等)。
有調查研究顯示,做過心臟搭橋術后的病人在幸福環境中的存活率會明顯高于那些夫妻生活較為坎坷的患者。
總而言之,父母是孩子在血緣關系中最親近的人,但不代表親近就一定得有血緣關系。不論我們處于人生的什么階段,都要學會去珍惜出現的每一個人,將一段感情經營好,也是我們終其一生去完成的使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