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商業 >

扶貧官員虛報餐費,豈能扶進自家口袋?

2016-03-07 10:15:40 來源:

新華網新聞,記者從中央國家機關紀工委獲悉,因安排下屬以虛報宴請對象、人數事由等方式報銷餐費9000余元,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試用期)曹洪民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3月6日,新華網)

眾所周知,脫貧攻堅是當前國家發展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而曹洪民身為中國扶貧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試用期),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先后4次組織公款宴請,并通過安排下屬虛報宴請對象、人數、事由等方式報銷餐費共計9000余元。筆者不禁感嘆,扶貧官員虛報餐費,豈能扶進自家口袋?

其實,比起動輒貪腐數以億計官員,這9000余元公款吃喝數目實在是小得不能再小了。但數目雖小,它卻是扶貧款。要知道,9000余元對貧困家庭來說,卻是一筆大數。那么,扶貧主任到底扶了誰,是貧困戶還是他自己?表面上看餐費的報銷或許是合情合理,但是他的“把戲”沒能逃過紀檢部門的“法眼”,虛報宴請對象、人數就能蒙混過關,這未免想得太天真了。

自中央八項規定頒布以來,有效遏制了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違規違紀行為。絕大部分領導干部能夠利用手中職權為百姓辦事,但是仍有部分干部將權力視作為自己謀私利的工具, “變著戲法”的使用公款消費。他們表面上遵紀守法,但背地里卻是壞事做盡,為了個人私利無所不用其極。正如曹洪民的如意算盤打得很好,虛報餐費,然后再把這些餐費裝入囊中,這樣“斂財”方式也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機。

筆者認為,曹洪民作為中國扶貧發展中心的干部,本應該想的是如何盡職盡責做好扶貧工作,但他卻把心思放在了公款宴請、虛報餐費上。黨和政府多次三令五申不得逾越黨紀政紀紅線,但是他卻不以為然,依然我行我素,想方設法、偷偷摸摸地進行公款吃喝,亂用公款報銷。試問,如此在其位不謀其政,公款吃喝,何以有資格作為扶貧工作的領導干部?

“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永遠在路上”。筆者認為,作風建設還任重道遠,解決“四風”問題應是一場持久戰、攻堅戰。其實,曹洪民既能在組織和老百姓的信任中擔任國家扶貧辦要職,也實屬不易。試問,既已選擇解決群眾之疾苦,何不在脫貧攻堅的聚光燈下,多些堅守,少些任性?所以,只有加強對權利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利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敗的懲戒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扭轉干部的為官理念,才真真正清除腐敗的土壤。(作者:梁建曾)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