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商業 >

多方亮劍,重拳治理,揭開“反催收”“惡意退保退息”的江湖騙局

2021-11-05 11:32:23 來源:財訊網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至今,很多企業停產停工,歸根結底,苦的還是多數老百姓,有車房貸的更加傷不起。這個特殊時刻,尤其是廣大的中小微企業,疫情之下,抗風險能力低、資金周轉能力低等問題突出顯現,貸款逾期問題隨之浮現。

國家也展現出了足夠的溫度,推進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接受可延期還款不計入征信、可減免受客戶的逾期罰息等眾多措施。然而本是政府針對疫情影響展現出的惠民政策,但卻被一些“別有用心者”利用成了“反催收”的利器。

自媒體時代下的新型“反催收”江湖

自媒體時代,人人可以做媒體,某音、某博為代表的一批網絡平臺提供了便捷的自媒體平臺。而同時,越來越多的反催收教程、如何退費退息、如何與保險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投訴談判開始出現,短短一年時間,已初具規模,在多個短視頻平臺上,已有數百個與反催收相關的大號,還有數千個正在成長的小號。它們的粉絲量,少則上千,多則幾十萬。

可以說“反催收”方法論在各個網站、社交、短視頻平臺已經到處可見。

(視頻網站上隨處可見的反催收視頻)

反催收、逃廢債,打著“正義”旗號的幕后黑手

“反催收”、“逃廢債”、“安全上岸”,反催收聯盟的宣傳口號乍看上去,感覺就像天降正義,給金融消費者打了一劑強心劑。然而,背后的手法卻是如出一轍。

通過在某音查詢到此類反催收直播視頻,直播中的“美女”、“律師”循循善誘,教授著一套套反催收、退保退息“教程”,并強調“留信息”、“加微信”可以獲得更直接的幫助。

添加微信后,后臺人員大多提供兩種“幫助”模式。

一種是繳納一定費用,購買反催收、退保退息投訴教程,他們安排人員指導協助,收費1288-5988不等。

另一種則是由他們全權辦理,客戶只需按要求提供本人身份辦理的手機卡、全套合同材料、還款信息、卡號、身份證等就可以,當然,辦理之后手機卡不予退還,收費也更加昂貴。

“很多投訴內容都是完全一樣的,投訴人改了姓名和貸款信息就來投訴了,很多寫信投訴的客戶,甚至連信的內容都一樣。”某金融機構客戶服務部負責人無奈地說道。

“有一次,我們客服剛接完一個投訴電話,投訴人自稱是客戶的兒子,轉頭這個人又以另一名客戶的丈夫的身份來投訴。”

(某“反催收”客服提供的“教材”)

“跟隨”反催收后,金融消費者的“人財兩空”

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反催收組織最直接的表現是獲得金融消費者的個人隱私信息,騙取客戶消費,但客戶往往丟失的,還不僅僅是信息和金錢這么簡單。

從金融機構了解到,很多不法組織在賺取金錢、獲取信息之后,還可能通過掌握的消費者銀行卡賬戶信息、身份信息、手機號碼等,截留侵占其資金。

而消費者輕信教唆,暫?;蚓芙^還款,帶來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因信貸逾期而產生的不良信用記錄,導致個人征信受損。

往往跟隨著反催收的腳步,帶來的,確實征信、信息、財產的“人財兩空”。

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網上對這些機構的處理結果,都是投訴聲一片。

(被欺騙消費者發起的維權投訴)

監管亮劍,聯合阻擊,多元化的“反催收聯盟”統一戰線

2020年4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防范“代理退保退息”有關風險的提示》,提醒消費者警惕“代理退保”的風險隱患,根據自身需求謹慎辦理退保,依法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2021年2月,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明確表示,銀保監會蔣慧堅決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推動200多家機構接入各類征信系統,加強對“反催收聯盟”等違法違規網絡群組的治理。

9月,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關于防范銀行業金融領域“非法代理投訴”風險的公告》指出,發現“非法代理投訴”機構或個人涉嫌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行為線索時,要及時提交公安機關,配合做好取證調查相關工作。

近兩年來,背景、深圳、附件、黑龍江、山西等多地銀保監局、金融局等紛紛發布風險提示并采取有力措施狙擊“反催收聯盟”“非法代理投訴”。

金融監管頻頻發聲的同時,公安機關也在全力出擊,重拳打擊罪犯。

2020年中旬,四川警方與江蘇警方跨省聯動,依法對以“易融財商”為首的多家公司進行立案偵查,該公司引導客戶向金融機構以非法投訴方式達到退保退息目的,收取客戶費用,涉嫌詐騙;同年7月,對該團隊主要人員蒲某、謝某、龍某等團伙進行打擊,將100余名嫌疑人刑拘。

(犯罪抓捕現場)

除此之外,多地公檢法聯動,對此類犯罪實施集中整治。

據媒體公開報道,凡某以維權之名唆使、誘導張某等6人向保險公司發起退保,并從中收取保費的30%作為報酬,并捏造聲稱,收取部分可以從保險公司退回。2019年,浙江義烏人民法院對該起案件判決書顯示,凡某以非法方式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已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構成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個月,處罰金三萬四千元。

2020年中,哈爾濱道里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商業聲譽罪對犯罪嫌疑人郭某批準批捕;

2021年三季度,伊寧市公安偵破以“退保退息”為由實施詐騙案件,抓獲楊某、李某、魏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

遭受反催收組織“迫害”最深的金融機構,開始全力反擊,多家金融機構通過“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金融宣傳日”、“全國保險日”等契機,創新的拍攝“防詐騙小視頻”、印制防騙宣傳單頁、制作防騙專題課程等方式,通過進社區、進商區等多種渠道,向廣大群眾宣傳正確的金融知識,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將金融知識向更廣的范圍傳播。

正道的光,正在逐步照亮這個灰色地帶。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