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利的持續落地再次表明,當下正是醫療器械投資的最佳時期。”天星資本醫療健康投資團隊表示,未來十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將成為醫藥健康領域中增長最為迅速的行業之一。
這個觀點是有國家政策背景的。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綱要》指出,到2030年,我國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人均預期壽命較目前再增加約3歲達到79歲,健康科技創新整體實力位居世界前列等戰略目標。
《綱要》還在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深化藥械流通體制改革、強化藥械監管、優化多元辦醫格局、加強醫藥科技創新、以及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詳細指導。可以說,此次《規劃綱要》是醫藥衛生健康領域最頂層的設計。
針對醫藥器械產業的發展,《綱要》重點提出深化醫療器械流通體制改革、提升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標準、加快醫療器械轉型升級、大幅提高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率等。
此外,10月21日國家工信部印發了關于《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其中高性能醫療器械為其16大重點方向之一,原文如下:“加快醫療設備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加強數字化影像設備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醫用耗材,可穿戴、遠程診療等移動醫療產品,誘導多能干細胞等新技術開發,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
據歷史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醫療器械銷售規模為3903億美元,其中中國醫療器械類銷售總額為568.58億元,2011年~2015年全國醫療器械銷售總額復合增長率(CAGR)為17.53%。預計到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增長至4775億美元,2015年~2020年期間將呈現4.1%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雖然我國醫療器械產業整體發展較快,但仍無法充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較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我國整個醫療衛生服務開支占總的GDP 比重為5%左右,而發達國家一般在10%左右,其中美國達到16%;我國醫療器械與藥品的消費比例僅約為1:10,而發達國家該比例已經達到約1:1。
對比人口基數、GDP發展及醫療器械與藥品的消費比例的比例來說,天星資本醫療健康投資團隊認為我國醫療器械市場還存在較大缺口,未來市場發展空間極為廣闊。作為抗周期性最強的產業之一,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市場驅動以及政策層面的宏觀支持,未來十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將成為醫藥健康領域中增長最為迅速的行業之一,而此時恰是布局有自主創新能力、成長較為迅速的醫療器械企業的最佳時期。
天星資本醫療健康投資團隊認為,目前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具有如下四個特點:其一是細分品類較多,行業天花板遠未達到,不存在寡頭壟斷局面;其二是相較于原創生物藥品研發,醫療器械產品研發周期短、沉沒成本相對較低;其三是國內企業更專注于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的提高,中高端產品是未來發展趨勢,這是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比如國內醫療影像設備、心臟支架設備等逐漸與國際產品相接軌;其四是醫療器械產品會逐漸去中間化、最終回歸到技術服務的本質上來,患者和醫院的認可度決定了
該類產品最終的市場份額。
天星資本堅定看好醫療器械領域投資,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對醫療器械行業的投資應重點專注于企業的自主創新研發能力和終端服務水平,這兩點決定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當然,優秀的創始人團隊也是極為重要的。